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运动品牌年中盘点:李宁系公司深陷泥潭

2014-08-25 05:5910260

    日前,安踏、李宁、特步、361度、匹克、中国动向六家本土运动品牌相继发布半年报,业绩数据显示,中国运动用品行业已经基本走出库存危机,但是李宁公司与中国动向遇到的麻烦还没有完全解决。

    李宁与中国动向高管陈义红有着深厚的渊源,今年上半年的业绩,两家公司也有类似之处。

    1991年至2005年,陈义红担任过李宁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以及行政总裁。中国动向的首席运营官秦大中1997年至2002年则在李宁公司负责规划、国际业务及财务监控。但是陈义红自己出来单干后,在股权关系上,中国动向与李宁公司是两家独立的公司。

    不过,李宁与陈义红这两位故人,今年上半年,面临的业绩压力可能是最大的。李宁公司上半年巨亏5.86亿元,在6家运动品牌中,是唯一一家。而从收入规模来看,老大的位置已经被安踏牢牢占据,一时半会难以重返王座。而中国动向在收入这一个指标上,也是唯一一家出现两位数下滑的公司。中国动向辉煌的时候,排位一度在匹克、特步之前,现在却沦落到垫底的位置。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理事赵伟国对《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表示,安踏总裁丁志忠是中国鞋服企业里最早认识到零售重要性的老板之一,安踏以零售为核心的系统组织也建立比较早,此前开始抓的零售,现在开始发力,这是安踏业绩相对平稳的原因之一。

    从上半年的存货金额来看,六家运动用品企业无一例外还在增加,库存这个拦路虎,还没有被完全赶跑。这也是六家公司无一例外还在关闭门店的主要原因。但是自2009年以后,经过4~5年的洗牌,一些小运动品牌在市场寒冬的摧残下,已经退出市场,加上六家公司自己也大规模关闭门店,独立观察人士马岗表示运动用品市场供过于求的状态已经逐渐呈现供求平衡的态势,国内运动用品市场回暖的态势已经基本确立。

    中国动向尽管业绩垫底,但是投资有道,突出的投资浮盈令人瞩目。2011年9月,中国动向通过子公司出资1亿美元认购云峰电子商务基金有限合伙权益,该基金成立目的为投资电子商务企业阿里巴巴集团有限公司。截至今年6月30日,中国动向该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并列示为美元约3.98亿元,与投资成本1亿美元相比,浮盈2.9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3亿元。

责任编辑:张娣

【慧聪资讯手机客户端下载】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关于盐松的生态价值
1、柽柳根系庞大,萌蘖力强,可盘结土壤、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可广泛用于公路绿化、盐碱地及风沙地造林绿化,对水库大坝护坡作用显著。

0评论2022-12-261196

三年磨一剑 众安保险多元化产品布局
成立近三年以来,众安保险一路尝试“重构”:尝试用各种保险匹配不同的互联网场景;尝试用云计算去IOE;尝试用互联网的自建系统替代保险行业延续了20年的核心系统外包模式;尝试用互联网模式的产品经理制替代原有的自上而下的组织架构……

0评论2016-05-17523

“共享经济”社会 e袋洗从洗衣到“家庭服务”
在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商业时代,以O2O为代表的经济模式迅速进入竞争的白热化阶段。洗衣领域O2O强势崛起,其绿色、健康、便捷、实惠的服务也成为消费者追求的终极目标。

0评论2015-06-05440

“互联网+中药金融”加速布局 康美e贷通崭露头角
P2P行业经过一年多的迅猛发展,前景看好,频频受到投资机构青睐。据零壹研究院数据显示,仅今年4月份,至少有10家线上P2P借贷平台(或其母公司)宣布完成融资。

0评论2015-05-07403

Danisa皇冠丹麦曲奇助丹麦羽球队力战2015苏迪曼杯
创立于1989年的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赛,与汤姆斯杯和尤伯杯一起,并称世界羽坛三大团体赛事,苏迪曼奖杯也因雕刻了举世闻名的印尼古代建筑---婆娑浮屠佛塔体造型而闻名,堪称价值不菲的羽坛瑰宝。苏迪曼杯两年一次的竞技机会引得众多国际顶尖羽毛球高手趋之若鹜,中国的超级丹、丹麦羽毛球王子约根森、马来西亚名将李宗伟等等都是这个赛场上的“熟客”。

0评论2015-05-051013

京运通一季度业绩大增77%:光伏爆发 脱硝催化剂成新贵
4月28日,京运通公布了2015年一季度报告,报告中列出了公司2015年一季度的财务状况。得益于公司光伏发电业务和脱销催化剂收入增加,报告期内,京运通实现营业收入2.57亿元,同比增长85.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27万元,同比增长77.22%,其中扣非后净利润为3,400万元,同比大增136.41%。

0评论2015-05-04695

“危”“机”并存 国内制造业需要拾工匠精神
刚刚过去的3·15“打假日”在央视曝光出来的名单上,家电品类中的吸油烟机产品则不幸被“点名”,大大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据悉,中国燃气具行业产品质量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乐观,很多厂家为了利益,不惜“造假”。长此以往,消费者的不信任必将侵蚀一些优质企业辛苦创下的“品牌基业”。燃气具企业需要重新用“工匠精神”找回对消费者的信任,实现诚信上的升级换代。 燃气具行业,需要怎样的“工匠精神”?

0评论2015-04-30842